一、挥拍击球的基本概念
羽毛球技术的核心在于挥拍击球,技术的发展围绕着提高挥拍击球的质量。羽毛球运动的运动形式就是持拍击球,所以掌握挥拍击球技术是提高羽毛球技能重要的一部分。挥拍击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、引拍、迎击球、随势动作组成。每个挥拍击球动作都是由各个技术环节要素连接在一起,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。
二、挥拍击球技术的基本结构
(1)准备姿势
准备姿势是击球前的一种身体准备状态。一般接前场球时要求屈膝重心降低,两脚左右开立,持拍手同侧脚稍在前,两眼平视前方,后场主动球时要求侧身准备,一方面便于快速移动击球,另一方面是侧身击球具有隐蔽性。
(2)引拍动作
在击球前先与击球相反的方向做引拍动作,目的是增加挥拍力距,提高挥拍速度,可以更好的变化拍面完成击球动作。羽毛球技术方法中对挥拍击球的引拍动作有不同要求,在后场主动情况下的高远球或扣杀球是,要求手臂充分后引,加大引拍的动作幅度,便于发力击球。在前场击球是要求力量小,动作细腻柔和,所以引拍幅度、角度和力量要非常精细。中场击球一般为平抽快挡,要求快速连贯动作,所以引拍幅度要小。
(3)迎击球
迎击球动作是整个挥拍动作的关键点,它确定出球的质量。迎击球要求尽可能高的击球点,运用手臂的外旋发力使球拍转正拍面击球。同时通过身体的协调发力击球,整个动作中击球一瞬间是握紧球拍的,肌肉放松发力。也要根据不同的击球技术要求,控制挥拍的力量和速度,根据战术要求改变拍面角度,击出不同弧线和落点的球。
(4)随势动作
击球动作的发力轨迹,使得击球后球拍具有惯性,我们称其为随挥动作。随挥动作也是自然卸力的过程,帮助我们更好回到击球准备姿势,有利于下一回合击球的连贯。初级阶段的练习者要养成随挥习惯和意识,对提高动作的连贯速度有很大帮助。特别注意随挥动作是不发力的,要求整个动作是自然放松的状态。
三、挥拍击球动作技术要点
(1)稳定性分为身体稳定性和击球稳定性。身体稳定性是击球稳定性的前提,两者是相互影响的。技术上体现在架拍稳定性上,架拍是击球前的准备姿势,影响着击球质量。身体的协调性是身体稳定性的一部分,也就是说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击球的稳定性。
(2)击球点。合理的击球点是击球的关键。找到更可能高的击球点,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进攻机会。击球点更是击出高质量球路的必备要素,想要发挥击球技术要找到合适的击球点。不同的击球技术对击球点要求不一,要处理好击球点和身体位置的关系。
(3)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。完整挥拍动作可以进行分解动作练习,以正手后场击高远球为例,可以分解为架拍、转体、引肘、小臂外旋击球、击球后的随挥动作(自然放松、缓冲卸力)。挥拍击球的连贯性体现在流畅的击球动作,蹬转与挥拍的衔接,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。
(4)击球发力集中。鞭打发力的动作让击球动作更加集中。注意发力动作的完整性,避免动作脱节,造成二次发力。发力集中是击球的爆发力,拍面接触球托瞬间的力量的释放,体现在击球的声音清脆。
(5)正拍面击球。球的飞行线路受到击球拍面的影响,正拍面击球对球托的作用力越充分,球飞行的也就越快。有时候切击球托目的是改变球的飞行方向、飞行弧线、让球旋转等。初学者要求正拍面击球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击球习惯,便于掌握。击球意识是迎球击球、主动击球、高举高打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如轮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-27